尊敬的各位投资者:
你们好!
一转眼,我们送别了跌宕起伏的2024年、迎来一个充满新的希望的2025年。值此岁末年初,我把过去一年的投资得失给大家简要汇报一下,并展望一下我们对未来一年股票市场走势的粗浅看法,仅供大家参考和批评指正。
一、 2024年投资反思
过去的一年,是我们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九个年头。在这一年里,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和股市的实际走势,大都和我们年初的事前判断差别不大。但是由于年内的几次交易失误,从而导致我们全年的整体投资业绩仍然不理想。回首这一年,有许多需要总结的地方,在此我给大家检讨汇报一下。
2024年,我们年初根据对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的预判,对股市定位为本轮持续长达近4年熊市的最后一年,也即牛熊转折之年,年度策略是积极做好防守,耐心等待黄金坑的出现。
按照该年度策略,我们年初保持着较低的股票仓位,较好地规避了年初1月份的股灾。
2月份开始,由于股市的超跌,市场开始出现反弹,但是我们觉得市场尚未稳定、仍然对市场保持着观望的态度。直到3月份以后,我们判断市场开始企稳,然后开始积极加大仓位。考虑到国内经济基本面较差,我们加仓主要方向是深度受益于海外经济繁荣的出海链公司,比如工程机械、光模块、苹果链等公司。刚开始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,但是后来由于海外市场波动的加大,建仓的出海链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。
三季度以来,考虑到中国经济基本面继续往下、海外经济体也开始出现衰退迹象,我们保持着较低的股票总仓位。但考虑到9月美联储降息在即, A股市场有望迎来全球资金增配中国资产的流动性大拐点,A股市场越来越接近底部区间,我们密切关注向上的右侧交易机会,并在9月下旬出来明确政策性拐点后,果断加仓,获得了较好的收益。
四季度,我们坚信本次政策拐点意义重大、可持续性较强,继续保持着三季度末以来的高仓位,但随着市场的高位回调,以及我们追高买入了部分高弹性板块如AI应用等,导致四季度再次出现了一定的净值回撤。
以上是我们2024年的简要操作小结,坦诚而言,2024年是志开公司投资成绩不及格的一年,尤其是下半年,我们的交易失误、导致产品净值再次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行,对此我们向广大客户朋友表示深深的歉意。
二、 2025年A股市场环境展望
2025年是我们公司成立以来的第十个年头,也是我们在连续几年投资失误后、向死而生的关键一年,今年的投资不能再允许我们出现重大失误。下面从宏观政策、经济基本面、流动性、风险偏好及估值几个方面来简要预判一下2025年的A股市场投资环境:
1. 宏观政策
新一轮的宏观宽松政策周期始于2024年的9月24日,中央从增加股市流动性、化解地方债务、给部分实体企业注资、加大消费刺激力度等方面,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力度政策刺激。
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对2025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重点部署。政策总基调已经很明确: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,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+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稳住楼市股市。如果股市稳不住,就会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;如果股市能稳住,政策支持力度可能会有所减弱。总体而言,股市政策下有底、股指进一步大幅下跌空间有限。
2. 经济基本面
9.24政策转向以后,政策把结束通缩预期摆在了优先位置,商品出现了短期的反弹,但临近年底,不管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,又出现了新一轮创新低的下跌走势。通货紧缩与其说是产能过剩,不如说是需求不足,宏观经济层面弥漫着很强的萧条气息。2025年,随着财政政策刺激力度的加大,我们预计无论是CPI、还是PPI,都有可能结束下行走势、重新恢复到小幅的正增长。随着物价的回升,企业经营收入和经营利润都会得到一定的改善。
从过去几年对经济拖累最大的房地产行业来看:价格的角度,目前核心城市的租金收益率(大约2%)开始高于30年国债收益率;量的角度,经历了过去几年猛烈萎缩之后,2024年新房销售9亿平,这在长期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水平。因此,短期来看,房地产行业有企稳的迹象,2025年应该不会对经济有明显拖累。
3. 流动性展望
国内流动性层面:目前来看非常充裕,最新的10年国债收益率只有1.66%,尽管未来一段时间可能继续下行幅度有限,但是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方向下,未来一年内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,因此2025年国内市场仍能维持充裕的流动性环境。
但是从海外流动性来看,尽管美联储已经开启了降息周期,2024年降息3次,而且美股过去两年不断上涨就是在交易货币放松和经济软着陆。而如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逆转而上突破了4.6%,甚至还有继续上行的可能性,2024年的降息降出了加息的感觉,这中间一定隐藏着某种咱们不知道、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黑天鹅事件。美债利率的超预期上行和中国国债利率的超预期下行,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了较大贬值压力,也对A股市场的流动性造成了明显的间接负面影响。
总体而言,2025年A股市场的整体流动性有望维持充裕状态,但是海外利率的高位上行会造成阶段性的干扰。
4. 风险偏好和估值结构变化展望
从风险偏好来看,国内短期看不到大的影响资本市场的负面事件,但是海外特朗普2.0带来的贸易战、科技战等不确定性事件,可能诱发大级别的空头陷阱,这是2025年A股市场最难把握的风险。
从估值角度来看,3200点的A股市场,沪深300市盈率还不到13倍,整体估值无论在全球范围内、还是在中国证券史上,都是一个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都十分低的时刻。而且,我们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努力提高股东回报,目前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接近3%,即便考虑到未来一年利润负增长10%,股价的下行空间也十分有限。关键是,最新的10年国债收益率只有不到1.7%,估值上真的不用过于悲观。
三、 2025年主要投资机会分析
通过对上述四个主导A股市场主要因素的分析,2025年,我们对A股市场应持谨慎乐观态度。尽管市场走出低迷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,但是当前向上的空间远远大于向下的空间。至于主要投资机会的领域,目前我们看好几类的投资机会:
(1)AI尤其是国产算力:海外的互联网厂商AI资本开支在2023年已经开始爆发,而中国企业在这一轮资本开支中相对落后。随着豆包等国产大模型的迅速崛起,头部厂商或开启“军备竞赛”。AI大模型具有强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,头部AI应用或复现互联网行业赢家通吃格局。字节跳动一枝独秀有望刺激催化大厂加大对AI基础建设投资。包括腾讯、阿里巴巴、百度、华为、小米集团等,我们乐观预计2025年投入规模接近500亿美元。中国Ai相关的总体资本开支在2025年会有显著增长,预计增速可能高达40%-50%,国内算力相关供应链如IDC、交换机、服务器、光模块、液冷等厂商或将直接受益。此外,“豆包效应”有望成为AI应用生态链标杆,我们认为其他头部厂商也将加速构建其AI应用生态链,布局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、AI手机与PC、AIoT、智能汽车、机器人在内的应用生态链,相关供应链企业有望打开成长空间。
(2)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科技板块:半导体是国家的卡脖子重点工程。未来随着美国半导体制裁预期进一步收紧,海外半导体设备大厂收紧中国半导体设备出口,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加速、发展空间巨大。此外,从半导体行业周期发展来看,经过过去几年的周期下行后,全球半导体行业有望逐步进入一个周期性的上行期,SEMI上修半导体设备投资指引25/26年增长20%/12%,台积电不断上修资本开支,半导体行业未来1-2年将迎来自身行业的周期性景气度复苏。
(3)消费板块:刚刚过去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对2025年工作提出的首要重点是大力提振消费。不过在整体商品消费达到一定水平,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实现之后,改善性需求仍有提升空间,但想要再进一步改善,仍然面对不小的压力。相反,服务消费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比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,特别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提升文化旅游业的层次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的升级需求。另外,一些创新性消费方式,比如线下零食消费等,都有望带来新的需求增量。
(4)部分高股息板块:经过连续几年显著的超额收益以后,2025年高股息板块表现预计会出现分化。一方面,部分高股息板块如水电、A股运营商,经过连续几年的股价上涨后、当前的股息率已经不再具备吸引力;另一方面,随着经济的逐渐弱复苏,我们判断2025年市场利率有望逐步回升,市场风险偏好也会提升,避险情绪明显的高股息不具备继续超额收益的基础。但是,部分股息率较高、并受益于经济复苏的板块,如银行等,可能继续有较好的收益可能,因为一方面,目前许多银行股的股息率仍在5%以上,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;另一方面,经济的企稳复苏,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提升亦有帮助、有益于银行股估值的进一步提升。
四、 总体结论
总体而言,2025的A股市场环境将会好于过去几年,政策的牛市号角已经吹响,A股市场下行空间非常有限;而上行的空间,既取决于美国经济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不确定性的演化,更取决于国内政策的时机和力度。目前市场已经基本定调了政策全面转向这个变化,未来市场新一轮的上涨可能需要新一轮的政策刺激。
一元复始、万象更新。新的一年,一方面需要我们投研团队更加勤勉尽责、奋发图强、积极捕捉市场的各种投资机会;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充分做好在特殊市况下的风控准备,力争在新的一年里、在市场全面恢复之际给投资者奉上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投资者对我们志开投资的信任和大力支持!
(完)